春风化雨润姑苏,慈善薪火传千年。4月11日,由苏州市教育局指导,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络员第一期培训”顺利开班。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市各区板块基金会联络员,各板块高中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特殊学校联络员,市教育局直属(代管)学校、直属事业单位联络员及基金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沙涛参加培训班并讲话,市教育局局发财处主任科员陈勇,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王恒昌等参加开班活动,本次培训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洪斌主持。
教育慈善不仅是物质帮扶,更是培根铸魂的育人工程,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开班仪式上,沙涛从立足时代高度,把握教育慈善的“根”与“魂”;传承历史文脉,激活苏州慈善教育的“魂”与“脉”; 聚焦使命担当,锻造慈善联络员的“能”与“为” 等三个方面对参培人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高校、文化机构、慈善机构的专家学者,从多领域为广大学员带来一场既有创新理论学习,又有具体业务指导,可以说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培训,受到学员欢迎。
江苏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邢华带来了讲座《尊师重道,惠师育才一一新时代师道传承与关怀》,他带领学员回溯苏州“尊师重道,惠师育才”的优良传统,并以新时代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新要求为出发点,深入浅出地阐释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苏州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苏州市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刘方涛围绕“如何依法依规协助教育基金会开展工作”为主题,从政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善于批判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多维度深入浅出阐述了新时代教育慈善联络员综合能力提升的新路径、新方法。
苏州高新区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高级社会工作师王蕾围绕“慈善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的融合实践路径”主题,从当前慈善工作新政策、新特点、新趋势等角度,为大家带来“慈善+教育”融合实践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师、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卞春麒从慈善捐助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角度出发,围绕志愿者的心理素养、行为特征、沟通技能等方面给大家带来一场富有感染力、指导性强的分享课程。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王恒昌围绕基金会资金(物资)捐赠与使用的流程,为大家带来一个实操培训,让全体联络员对今后基金会项目执行全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培人员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对苏州教育发展事业的归属感,提升了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感,充分认识到慈善事业助力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今后进一步依法依规开展教育慈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也是全面落实国家、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进一步强化专业人才在教育慈善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助力全市十大教育人才基金在奖教奖学、教育科研、校园建设、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